11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学德语系博士生导师李昌珂教授在外语中心实践能力演示厅做题为《歌德,为全人类写作》学术讲座。德语系全体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讲座由副院长胡元江主持。
李昌珂教授在幽默的开场白后开门见山地引入正题,他选取了歌德一部“名声较小”的日记体叙述文学作品――《围攻美因茨》为报告主题,并解释了选题动机:这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及史学价值的著作,是全面了解伟大作家歌德生平和立场的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但迄今该作品在国内的传播还不广泛。随后,他图文并茂地介绍本作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穿插原文章节的阐释和品读,从“歌德的战争经历和作为极端的和平主义者对战争的态度”这一独特视角为大家解读歌德。通过对战争铁蹄下的人间惨象和道德堕落的真实再现,歌德告诫世人:“战争不是别的,只是人类的灾难”。此外,李教授还介绍了歌德与中国的渊源、国内外对歌德的研究重点、二战后德国的“再教育”政策等与本书的创作、出版和流传相关的外围信息,逻辑清晰、资料翔实、论证充分、见解独到,会场内不时掌声雷动、气氛热烈。最后,李教授以“歌德是德国人中的欧洲人,是欧洲人中的世界公民,他的创作不是为了民族,而是为了全人类!”为总结词结束了这场报告会。
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他的名字与莎士比亚等人并立世界文坛巨匠之林。李昌珂教授的这场学术报告不仅给德语系师生打开了认识歌德的一扇新的窗户,而且启示大家如何从小的方面切入,全面、严谨、深入地进行文学类专题研究。本报告涉及的《围攻美因茨》一书正由我院德语系教师续文承担翻译,将作为国家重点社科项目“《歌德全集》”第16卷出版。

作者:外语学院
审核:江 定